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作曲理论考研党必看:2025年这些坑千万别踩

作曲理论考研党必看:2025年这些坑千万别踩

专业库 2025年07月19日
9,027 浏览
作曲理论考研党必看:2025年这些坑千万别踩

2025年作曲理论考研最容易踩的5个坑

去年辅导过3个考作曲理论研究生的学生,发现他们犯的错误出奇地一致。特别是跨专业考生,总在相同的地方栽跟头。比如有个学钢琴表演的考生,和声分析题写了满满两页纸,结果因为没标小节号直接被扣了15分。

坑一:死磕高难度作品分析

总有人觉得要分析马勒交响曲才能拿高分,去年央音研招办的老师明确说过:”我们更看重考生对基础作品的解读能力”。 重点准备:

  • 巴赫《371首众赞歌》选段
  •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45这类入门级作品
  • 贝多芬早期弦乐四重奏
  •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考生小张花三个月研究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考卷上却出现了海顿弦乐四重奏的主题发展分析,直接懵了。记住,考研不是炫技,把基础作品吃透更重要。

    坑二:忽视视唱练耳突击

    很多考生觉得”我钢琴十级,练耳肯定没问题”,结果在复试现场翻车。上音2024年复试新增了:

  • 单声部旋律模唱(带变化音)
  • 四部和声连接听辨
  • 节奏模仿(含复合拍子
  • 每天至少花1小时做针对性训练,可以用视唱练耳专业训练网站(nofollow)上的模拟题。我带的考生小李就是靠每天早上的”地铁练耳法”(用手机APP在通勤时练习)把听辨准确率从60%提到90%。

    坑三:曲式分析只背模板

    看到奏鸣曲式就套”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去年星海音乐学院有道题特别刁钻:分析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曲式结构。这曲子根本不符合传统曲式分类,考的就是灵活分析能力。

    多研究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作品:

  • 德彪西《月光》
  • 舒伯特《即兴曲》D.899
  • 中国作品《二泉映月》
  • 有个实用技巧:把历年真题里出现的非常规曲式作品整理成清单,考前重点突击。去年考生小王用这个方法,在遇到相似题型时比其他考生多拿了20分。

    跨专业考生特别要注意的事

    带过最成功的案例是个中文系跨考的女生,她用了这些方法逆袭:

    乐理基础补漏方案

  • 每天用”错题本”记录和声进行中的问题
  • 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的习题当日记写
  • 参加线上模拟考试(平均每周2次)
  • 她发现最有效的突击方法是:把常见的和声错误做成手机锁屏,每次解锁都能复习。三个月后,她的和声题正确率从48%飙升到85%。

    复试作品集准备陷阱

    千万别犯这些低级错误:

  • 提交的原创作品没标注创作时间
  • 理论论文引用不规范(被查出抄袭直接淘汰)
  • 表演视频音画不同步
  • 有个血泪教训:去年有考生提交的弦乐四重奏录音,四个声部居然是用MIDI做的,评委一听就发现不对劲。 至少准备1-2首真人演奏的录音,哪怕找同学帮忙录个简单的钢琴伴奏也行。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