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程到底是什么?从零开始搞懂音乐距离
上周帮一个吉他初学者调音时,他突然问我:”老师,为什么C到E弹起来特别和谐,C到F#就怪怪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涉及到音程这个最基础的乐理概念。音程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关系,就像测量身高用厘米,音乐里用”度”来衡量音高差距。
记得我刚开始学琴时总把”增四度”和”减五度”搞混,其实它们都是6个半音,就像5块钱硬币和5张1块钱的关系。后来发现用《音乐理论基础》nofollow里的方法就简单多了:先数度数,再看具体半音数确定性质。
音程的实战应用:耳朵训练和作曲技巧
去年给合唱团排练时,有个女高音总是唱不准大三度。后来我让她每天做这个练习:先弹中央C,然后哼唱E,再用钢琴核对。三周后她就能准确分辨所有三度音程了。这种听觉训练对音乐人特别重要:
写歌时也常用特定音程制造情绪。比如周杰伦《晴天》前奏那个标志性的旋律,就是靠连续的小六度营造忧郁感。我自己创作时有个小习惯:把各种音程组合录成素材库,需要什么情绪就直接调用。大三度明亮,小二度紧张,完全就是音乐界的表情包。
最近发现一个超好用的训练工具——音程识别APP[nofollow],它会随机播放音程让你猜。我学生用了两个月,识别准确率从40%提升到85%。关键是要坚持每天练10分钟,像健身打卡一样。刚开始可以着重练习这些核心音程: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