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程、度数和音数到底有什么区别?
每次看到乐理书上说”大三度“、”纯五度“这些词就头大?其实搞懂这三个概念,读谱能力能直接提升一个level。去年教钢琴课时发现,90%的学生都是在这三个概念上卡壳的。
先说最基础的概念:音程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比如do到mi是一个音程,re到sol也是一个音程。但光知道这个还不够,我们得用度数和音数来具体描述这个距离。
有个特别容易混淆的点:同样是三度,do到mi(大三度)和re到fa(小三度)为什么不一样?这就是音数在起作用了。do到mi有4个半音,re到fa只有3个半音,所以虽然都是三度,但音数不同就分出了大小三度。
实战中怎么快速判断音程性质?
记得刚开始学琴时,老师让我5秒内说出任意两个音的音程,当时简直要疯。后来发现用钢琴黑键当参照物特别管用:
有个特别实用的记忆口诀:”一四五八没大小,二三六七分大小”。意思是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这些音程前面都带”纯”字,而二度、三度、六度、七度会分”大”和”小”。
最近发现手机APP音程训练器{rel=”nofollow”}特别适合练习,它能随机播放两个音让你判断音程。我让学生每天练10分钟,两周后基本都能准确分辨常见音程了。
为什么这些概念这么重要?
上周有个学生问我:”老师,我弹和弦总是感觉不对,明明照着谱子弹的…”一看发现他把大三和弦弹成了小三和弦。这就是没吃透音程的典型问题——大三和弦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4半音),小三和弦是小三度(3半音),差这1个半音味道就全变了。
在即兴伴奏时更明显。有次给歌手伴奏,她突然升了半个key,如果不懂音程关系根本没法跟着变调。这时候脑子里要快速计算:原调是C→Am→F→G,升半key变成C#→A#m→F#→G#,每个和弦的音程关系都要保持相同。
爵士乐手John Coltrane说过:”即兴的本质就是音程的游戏。”他著名的《Giant Steps》就是建立在复杂音程关系上的。虽然我们不用玩得这么高阶,但掌握基础音程绝对是玩转音乐的必备技能。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