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专业到底在学些什么?
每次跟人说我是学作曲的,总会被问”是不是整天写歌啊?”。其实作曲专业远不止写旋律这么简单。记得大二那年,老师突然在课上问我们:”你们觉得作曲专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个同学脱口而出”写歌赚钱”,结果老师直接放了一段现代派无调性作品,全班都懵了。
核心课程比想象中硬核
现代作曲技术课程才是最颠覆认知的。第一次接触电子音乐制作时,发现要用Max/MSPnofollow这种可视化编程软件,完全颠覆了用五线谱创作的认知。学频谱作曲时更夸张,要看着声谱图来写音符,跟看心电图似的。
那些意想不到的必修课
钢琴是每个作曲学生的噩梦,不管入学前会不会弹。我室友本来是学二胡的,每天在琴房练《车尔尼599》练到怀疑人生。视唱练耳课更可怕,要听写出复杂的和弦连接,有次考试放了段爵士乐的和声进行,全班几乎全军覆没。
最让人头大的是音乐史。不仅要记住巴洛克时期到现代派的所有流派特征,还要能听辨出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有次期中考试,老师放了段极简主义音乐,我硬是把它和印象派搞混了,结果被扣了10分。
计算机音乐课现在越来越重要。学使用Cubasenofollow这类DAW软件时,发现很多同学习惯先用软件做demo,再转写成乐谱。有个学长甚至开发了自己的算法作曲程序,现在在游戏公司做音效设计。
作曲系的日常能有多离谱
早上八点的对位法课,教室里永远飘着咖啡味。有次老师让我们用”小星星”的主题写赋格,结果有个同学交的作业里藏着《权利的游戏》主题,被发现后全班笑疯。最夸张的是现代音乐创作课,要用水杯、报纸这些日常物品当乐器,我们组用键盘架子鼓配扫把,居然拿了全班最高分。
实践课经常有神奇操作。记得有次交响乐写作课,我的圆号声部写得超出音域了,排练时演奏者直接罢演。还有次电子音乐作业,我忘记保存工程文件,凌晨三点在工作室边哭边重做。现在养成了每5分钟Ctrl+S的条件反射。
毕业音乐会才是最刺激的。看着自己写的曲子被专业演奏家演绎,既兴奋又害怕。去年学长的弦乐四重奏演到一半,第二小提琴突然忘谱,即兴编了一段,结果意外地好听,后来这个版本反而成了固定演出版本。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