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2025年音乐人必备的核心知识点有哪些?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2025年音乐人必备的核心知识点有哪些?

专业库 2025年07月19日
8,680 浏览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2025年音乐人必备的核心知识点有哪些?

作曲小白必懂的5个核心理论

去年帮一个音乐系学妹改毕业作品,发现很多人学作曲时总盯着和弦进行,却忽略了最基础的理论框架。其实就像盖房子要先打地基,掌握这几个知识点能让你少走80%的弯路。

  • 和声学不是玄学大三度+小三度=大三和弦,这个公式比死记硬背C-E-G管用多了。我习惯用钢琴APP实时验证和弦色彩,比如增和弦的”科幻感”特别适合游戏配乐
  • 别被调式困住手脚大调小调只是起点,多利亚调式写民谣(比如《橄榄树》),弗里吉亚调式玩金属,去年给独立游戏写BGM时就靠这个思路拿了尾款
  • 节奏设计藏彩蛋:切分音不是只有爵士能用,抖音神曲《小城夏天》副歌的”空拍+重音移位”让普通4536和弦走向瞬间有了记忆点
  • 有个特别实用的方法:把Spotify热歌榜前20首的主歌旋律全部扒出来,用音乐分析工具{rel=”nofollow”}统计音程走向,你会发现超过60%的爆款歌都在用3-5种固定旋律模进。

    2025年音乐人都在偷师的进阶技巧

    现在编曲软件太智能了,输入和弦就能自动生成伴奏,但真正值钱的永远是机器替代不了的设计思维。给网剧《迷雾追踪》配乐时,导演非要”既有悬疑感又要温暖”,靠的就是这几个骚操作:

    音色叠加的魔法

    用中提琴+竖琴+电子Pad音色分层:

  • 中提琴实音演奏主旋律
  • 竖琴反向混响做点缀(混响时间调到1.2秒左右)
  • 电子音色负责低频铺底
  • 这样既保留真实乐器质感,又营造出空间感,成本比请交响乐团低得多。

    和声外音的妙用

    上周帮歌手改demo,主歌原本平淡的C-F-G进行,在第二拍加入E(属七和弦的七音)立刻有了R&B味道。记住这个口诀:”和弦内音保安全,外音加点小性感”。

    最近发现个宝藏油管频道12tone{rel=”nofollow”},他们用数学建模分析Billboard热单的作曲模式,比如副歌最高音通常比主歌高小三度到纯四度,这个规律在我最近三首商单中都验证有效。

    别再死磕钢琴窗了

    很多新手在DAW里死磕钢琴卷帘,其实试试这些方法更高效:

  • 用手机录音哼唱旋律再导入软件识别
  • 吉他扫弦时故意按错1-2个音找意外惊喜
  • 把古诗的平仄规律转化成旋律线(试过把李清照词牌写成电子中国风,甲方一次过稿)
  • 有个制作人朋友更绝:他让AI生成10版旋律,选最烂的那版手动修改,因为”机器犯的错误往往最有创意”。上个月用这个方法做的广告歌,客户居然要求买断版权。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