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作曲和计算机作曲到底差在哪?
去年帮学弟改作品集时才发现,他学了3年计算机作曲,居然连五线谱都认不全。这事儿让我意识到,很多人对这两个方向的区别完全没概念。传统作曲就像手工裁缝,每个音符都要亲手缝制;计算机作曲更像用3D打印机做衣服,你得先学会操作机器。
从写谱到写代码的思维转换
最要命的是创作思维完全不同。传统作曲是线性思维,像写小说要考虑起承转合;计算机作曲是模块化思维,得像搭乐高一样构建声音单元。我刚开始学计算机作曲时,总忍不住把音符一个个写进钢琴卷帘窗,被老师吐槽”你这和打字员有什么区别”。
声音生成方式的革命
传统作曲用的是现成乐器音色,计算机作曲要自己创造声音。去年用Pure Data{rel=”nofollow”}做作业时,花了三天就为合成出像风吹过电线杆的声音。这种创作方式完全颠覆了我对”作曲”的认知——与其说是写音乐,不如说是在设计声音生态系统。
实时交互的魔法
计算机作曲最酷的是能玩实时交互。记得有次看学长演出,他戴着手环,心率变化直接转换成音乐参数,观众咳嗽声都被采样进作品。这种玩法传统作曲根本做不到,总不能让交响乐团跟着你的心跳即兴演奏吧?
就业方向也天差地别。传统作曲多在剧院、乐团找工作,计算机作曲的去向是游戏公司、新媒体艺术团队。我认识个学姐,计算机作曲毕业后去了大厂做音效设计师,现在天天用算法生成《王者荣耀》里的技能音效,她说这比写交响曲赚钱多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