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专业里那些老师不会明说的实战技巧
去年帮一个学弟改毕业作品时发现,很多作曲系学生把时间都花在和声学课本上,却忽略了最实用的创作技巧。比如用手机录环境音当采样这事,我们系主任从来不讲,但隔壁电子音乐工作室的师哥靠这招拿了国际比赛奖。
为什么你的旋律总像练习曲?
大多数作曲专业学生写出来的东西都带着”作业味”,主要是因为太依赖钢琴键盘思维。有个很简单的测试方法:把刚写的旋律用口哨吹出来,如果自己都觉得别扭,那八成是键盘指法限制了创作。
记得央音作曲系的陈教授在大师课{:rel=”nofollow”}上说过:”好作品都是先破再立,但你们得先知道规矩在哪才能打破它。”
那些藏在技术理论背后的玄机
和声学课本第38页写着禁止平行五度,但你去分析坂本龙一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通篇都是平行五度。这里面的门道在于:当所有声部保持相同进行时,平行五度反而会制造特殊的空间感。
上个月和伯克利毕业的编曲师吃饭,他说现在行业里最缺的不是技术好的,而是能跳出学院派思维的人。就像做饭,菜谱背再熟也不如多尝几家路边摊来得实在。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