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三和弦加大三度到底是个什么和弦?
很多学音乐的朋友第一次看到”减三和弦加大三度”这个概念时都会懵,这到底是个什么和弦?其实它就是我们常说的”属七和弦“的一种变形。记得我刚开始学爵士钢琴时,老师让我在C大调里弹一个G7和弦,我习惯性地弹了G-B-D-F,结果老师摇摇头说:”试试把B换成降B看看效果”。这一换,整个和弦的色彩完全不一样了。
要理解这个和弦,得先拆开来看:
但神奇的是,如果你把B°7和弦的根音换成G,就变成了G7♭9和弦(G-B-D-F-A♭)。这个发现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复杂的和弦都是基本和弦的变形。去年帮一个乐队编曲时,我就用这个技巧把普通的属七和弦升级成了更有张力的版本。
为什么这个和弦这么重要?
在爵士和声里,这个和弦简直是个”万金油”。我第一次在Bill Evans的钢琴曲里注意到这个和弦的妙用,他把普通的II-V-I进行改成了II°-V-I,瞬间让和声进行高级了很多。后来查资料才发现,爵士乐理论权威Mark Levine{:rel=”nofollow”}在他的著作里特别强调过这个和弦的重要性。
具体来说这个和弦好用在哪儿:
我给学生上课时经常说,想快速提升和弦编配水平,先把这个和弦玩熟。上周有个学生告诉我,他在自己的原创歌曲里用了这个技巧,乐队成员都夸和声编得专业。其实秘诀很简单,就是把普通的G7换成G°7,然后稍微调整下voicing(排列方式)而已。
实际演奏中怎么运用?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这个和弦按起来很别扭。我 先用钢琴试试,找到B-D-F-A♭这个排列,然后平移这个手型。比如:
有个小技巧很实用:把这个和弦当作”经过和弦”使用。比如在251进行中,把原来的Dm7-G7-Cmaj7改成Dm7-G°7-Cmaj7。记得第一次在爵士即兴时用这个技巧,台下的乐手们都抬头看了我一眼,那种被认可的感觉特别棒。
要注意的是,这个和弦的第七音(A♭)要小心处理。我通常会把它放在高音区,或者用琶音的方式演奏。如果直接砸下去可能会太刺耳,这就考验演奏者的控制了。你可以试试不同的排列组合,找到最适合当前音乐氛围的voicing方式。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