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研究生必须掌握的三大核心技能
去年帮一个作曲专业的研究生修改作品集,发现很多同学把精力都放在炫技上,结果连最基本的和声进行都写不流畅。其实想要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真正需要打磨的是这三个看似基础却至关重要的能力。
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路径
总遇到研究生抱怨:”老师,这些理论我都懂,可写出来就是不像专业作品。”问题往往出在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环节。去年指导的毕业生小林,她的蜕变过程就很典型。
建立个人声音档案库
她花了三个月系统整理自己的创作素材:
逆向工程分析法
我们常一起拆解获奖作品,但不止步于分析技术。有次研究陈其钢的《逝去的时光》,小林突然发现:”原来大提琴泛音在这里不是技巧展示,是在模仿记忆里的钟声残响。”这种技术为表达服务的认知转变,让她的创作突然开窍了。
演出反馈的快速迭代
千万别把作品捂到”完美”才见人。小林每次写完新段落,就找演奏专业同学试奏,用手机录下他们的即兴反馈。有次单簧管演奏者随口说”这里换气很别扭”,反而启发她写出了更有张力的乐句衔接。
记得交毕业作品前,小林笑着说:”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您总说作曲像学方言——光知道语法不够,得泡在当地人的生活里。”这话其实来自我导师的教诲,现在想来真是至理名言。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