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大学把音乐玩出了新高度
你知道吗?现在国内已经有8所高校把音乐治疗设成了正经本科专业。去年陪表妹填志愿时才发现,中央音乐学院这个专业居然要考钢琴演奏+心理学笔试,录取线比普通音乐表演专业还高20分。最神奇的是四川音乐学院,他们的音乐治疗专业学生每周都要去华西医院实习,用即兴演奏帮自闭症儿童做干预治疗。
音乐治疗可不是简单的”听歌治病”,它属于艺术学、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生要学《音乐治疗临床技术》这种硬核课程,还得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中国音乐学院官网显示,他们的毕业生有37%进了三甲医院康复科,剩下的多在特殊教育机构工作,起薪比普通音乐生高出30%-50%。
去年参加上音开放日时,看到他们用智能钢琴采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电波数据,通过算法匹配治疗曲目。带教老师说,经过3-6个月规律治疗,60%患者的认知测试分数能提高15分以上。这种技术现在已经被上海瑞金医院纳入了辅助治疗方案。
报考前必须知道的硬核真相
音乐治疗专业看着美好,但实际学习比想象中硬核得多。我采访过中音大四学生小林,她说第一年就要啃《异常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基础》,期末考试得默画出大脑皮层功能区。最要命的是临床观察课,要在儿童康复中心连续记录8小时患者行为,曾经有同学因为受不了自闭症儿童的尖叫而转专业。
就业方面确实存在”地域差”。北京、上海的三甲医院基本只收硕士以上学历,而二线城市的特殊教育机构更看重实操能力。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就业办主任透露,他们去年毕业生平均拿到2.3个offer,但薪资跨度从5000-15000元不等,主要差别在于是否持有音乐治疗师认证(nofollow)。
报考这个专业有三道坎:
不过回报也很实在。深圳某私立康复中心给音乐治疗师开出的时薪高达800元,比普通心理咨询师高出近一倍。主要是因为这类人才实在太少,全国持证音乐治疗师不足2000人,而光是自闭症儿童群体就有300多万潜在需求。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