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理论其实是入门音乐的一把钥匙,没学过音乐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东西很复杂,但我想说,其实懂点基础知识对你日后的音乐学习帮助大大的。我身边有个朋友,是完全零基础的音乐爱好者,但她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短短几个月就能自己编曲了,真让我刮目相看。
先说说学习乐理的意义。很多人觉得学乐理是枯燥的, 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构成,像是音符、和弦、节奏等等。如果你懂得这些,就能更清楚地分析你喜欢的音乐,还能在演奏或创作时有更多的灵感。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把你最近听的歌拿来分析一下,看看它的和弦进程和旋律,是不是简单有趣又能增加你的乐趣呢?
乐理的基本构成要素
如果你准备开始了解乐理,我们先从几个最基本的要素说起,这些东西将是你学习过程中最常接触到的。
音符和音阶
音符就是我们用来表示声音高低的符号,比如说“do、re、mi、fa、sol、la、si”。而音阶则是由这些音符以特定的顺序构成的。最常见的大调音阶,像是C大调,分别是C(do)、D(re)、E(mi)、F(fa)、G(sol)、A(la)、B(si)。如果你平时喜欢唱歌或者弹琴的话,熟悉这些音阶绝对是靠谱的基础。
对了,最常见的小调音阶就稍微不同了,比如A小调,它的音符顺序就会有所变化。通过音阶学习,你就能更清楚地选用合适的音符来构建旋律。
和弦与和声
和弦是由至少三个音符按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形成的和声效果。谈到和弦,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最喜欢的几首歌,它们中的和弦变化其实是营造氛围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和弦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七和弦等等。试想一下,你弹一个C大和弦,再加上F和弦和G和弦,又会是什么样子的音乐感受呢?
我记得我第一次尝试为一首简单的旋律伴奏时,就是用当时觉得很复杂的和弦变换,结果发现,只要简单的C和弦和G和弦搭配在一起,效果就特别不错。所以说,别因为和弦看起来头疼就放弃,学会搭配,你会发现用的越多越容易。
节奏与拍子
节奏是音乐的脊梁,少了节奏,音乐就像没了魂一样。你听到的每一首歌都是在某种节拍下进行的,通常分为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等。知道了这些,你就可以在拍子上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
比如,你在练习节奏感的时候,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比如手鼓或是木鱼,跟着自己喜欢的歌曲的节奏来敲打。慢慢地,你就能体会到节奏对音乐表现的巨大影响。我身边就有朋友,他是个吉他手,开始的时候节奏感很差,但后来通过这种练习,变得越来越好,弹唱的时候也越来越流畅。
不妨多试试不同歌曲的节奏,去感受每首歌的独特之处。只要你把乐理基础打牢,后面的学习之路就会更加轻松有趣。学习乐理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有些无聊,但要相信,掌握这些基本要素后,你会发现音乐的世界变得开阔起来, 的创造力也会源源不断。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