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陪表弟备考录音艺术专业,才发现这个考试比想象中复杂得多。不是简单带个录音机去考场就行,光是初试就要过五关斩六将。最坑的是很多培训机构根本说不清楚具体考什么,直到我们找到中传的学长才搞明白门道。
音乐基础测试:上来就是听音模唱,老师弹个和弦你得马上唱出来。表弟说他第一次练习时把大三和弦听成了小三和弦,直接被老师用铅笔敲了脑袋。这部分还会考节奏模仿,老师拍段节奏你得马上复刻, 平时多玩节奏大师这类游戏练耳。
声音作品分析:给段电影原声或流行歌曲,要写800字专业分析。千万别只会说”这个配乐很震撼”,得说出具体用了什么乐器、声场怎么布局。有年真题是分析《星际穿越》的管风琴配乐,没看过电影的直接凉凉。
才艺展示:你以为弹钢琴就行?错!考官更看重特殊才艺。认识个考上北电的女生靠口技表演火车进站的声音拿了高分,会玩电子音乐制作的也特别吃香。
复试才是真正的技术活
初试刷掉70%的人后,复试才是见真章的时候。去年央音的复试现场,看到有个考生带着专业录音设备来,结果因为不会用NUENDO软件直接被请出场。
实操考试三大坑
现场拾音测试:给你个话筒和声源(可能是人声或乐器),要在10分钟内调出最佳录音效果。表弟说他考试时遇到个奇葩情况——考场空调噪音太大,最后用指向性话筒+降噪软件才搞定。
声音设计命题:比如”用声音表现时间流逝”,得现场用设备制作音效。有个考生用秒表声+逐渐消失的脚步声明明很有创意,却因为导出格式不对被判零分。
面试致命三连问:考官会突然问你”觉得《敦刻尔克》的声音设计怎么样”或者”怎么看待AI语音合成技术”。最狠的是有年上戏考了道题:”如果让你给《红楼梦》设计黛玉葬花的音效,你会怎么做?”
那些培训机构不会告诉你的细节
很多学校要提交个人作品集,但千万别随便交手机录的歌。认识个考生花3000块做了首电子音乐,结果因为混音太业余反而扣分。
体检时听力测试严格到变态,有考生因为长期戴耳机导致高频听力轻微受损被刷。
文化课分数线年年涨,去年中传录音专业文化课最低要550分,艺术生里卷成麻花。
考试当天记得带好这些救命装备:监听耳机(最好是索尼7506)、备用SD卡、润喉糖(面试前吃)。去年浙传考场就有人忘带耳机转换头,眼睁睁看着别人考试。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