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哆咪啦学院 音乐理论知识库 学了3年音乐剧专业,我后悔没早点知道的5个真相

学了3年音乐剧专业,我后悔没早点知道的5个真相

音乐理论知识库 2025年07月20日
3,131 浏览
学了3年音乐剧专业,我后悔没早点知道的5个真相

音乐剧专业学生最容易踩的3个坑

去年帮一个音乐剧专业的学妹改简历,发现她把所有课程都堆在”教育经历”里,完全没突出表演经验。后来我们把《悲惨世界》学生版演出的200小时排练时间单列出来,她投的5个剧团有3个给了面试机会。音乐剧专业和其他艺术类专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个”既要又要”的专业。

  • 坑一:把音乐剧当成”唱歌+跳舞”的简单组合
  • 音乐剧表演声乐舞蹈、戏剧的三位一体。有个朋友考学时声乐拿了高分,但即兴表演环节被要求”用舞蹈动作表达愤怒”时完全懵了。 每天至少留出1小时做综合训练,比如边唱《Memory》边完成爵士舞基础步伐。

  • 坑二:忽视剧本分析能力
  • 去年百老汇招《汉密尔顿》替补演员时,面试官让应聘者现场分析《Satisfied》里Angelica的心理动机。平时可以这样练习:看经典剧目前先读剧本,标注角色每句台词的潜台词(subtext),就像皇家戏剧艺术学院(nofollow)课程要求的那样。

  • 坑三:死磕技巧忽视体能
  • 音乐剧演员平均每周要完成8场演出,每场消耗的热量相当于跑半程马拉松。我认识的专业舞者会做这些准备:每周3次游泳锻炼肺活量,用普拉提强化核心肌群,演出季前两个月就开始调整生物钟。

    那些学校不会明说的行业规则

    带学生去纽约参加音乐剧夏令营时,当地选角导演说过一句大实话:”我们宁愿要能唱准80%但会讲故事的演员,也不要技术完美但眼神空洞的歌手。”这个行业有些隐性标准,知道了能少走很多弯路。

    选角时的”潜规则”

  • 身高超过175cm的女生很难被选进合唱队(除非特别优秀),因为要确保群舞画面整齐
  • 能演奏钢琴吉他的演员有额外优势,小剧场制作经常需要演员兼任乐手
  • 亚洲面孔更适合试镜《西贡小姐》《蝴蝶夫人》这类剧目,虽然政治不正确但确实是现状
  • 行业特有的时间管理

    音乐剧专业的期末周可能是全校最惨的:既要准备声乐考试曲目,又要排练毕业大戏,还得交戏剧史论文。有个很实用的时间管理技巧:把排练厅当自习室。等场的时候可以:

  • 用手机APP练视唱(推荐Complete Music Reading Trainer)
  • 对着镜子练习面部肌肉控制
  • 用台词本背英语发音规则(音乐剧多用RP口音)
  • 最近帮学弟整理资料时发现,现在国内音乐剧行业有个新趋势:原创剧目更看重演员的创作能力。有个毕业生靠自编的10分钟独角戏拿到了《赵氏孤儿》中文版的角色,所以平时可以多积累些原创小品素材。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