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学了4年音乐学,我总结了3条就业血泪经验

学了4年音乐学,我总结了3条就业血泪经验

专业库 2025年07月20日
9,955 浏览
学了4年音乐学,我总结了3条就业血泪经验

音乐学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现状

刚进音乐学院那会儿,老师总说”学音乐饿不死人”,但真到毕业季才发现,这句话得拆开理解——饿是饿不死,但想吃饱真得各凭本事。我们班32个人,现在还在做纯音乐相关工作的不到1/3,最扎心的是去年同学聚会,钢琴专业的班长在卖保险,声乐课代表开了家奶茶店。

音乐学专业就业有个特别现实的三层金字塔:

  • 塔尖10%:进了交响乐团、音乐学院或签约唱片公司,月薪能到2-3万,但基本都被附中就开始专业训练的那批人包圆了
  • 中间30%:在培训机构当老师、做自媒体音乐人,或者接商演,月收入8000-15000浮动特别大
  • 底层60%:转行做文职、销售,或者考研换个专业,我室友考了教师资格证现在在小学教语文
  • 去年帮学妹修改简历时发现个残酷规律:用人单位看音乐学简历时,实操经验比学历重要得多。有同学在校期间就跟着老师跑剧院实习,毕业直接留团;而埋头写论文的,找工作反而最难。某音乐学院就业报告显示,在校期间有商业演出经验的毕业生,平均薪资比纯学术型高出40%。

    那些没人告诉你的生存技能包

    在琴行兼职被家长问”老师你什么学历”时,我才意识到音乐学专业要补的课太多了。除了要会弹《致爱丽丝》,还得掌握这些隐藏技能:

    教学能力才是硬通货

    培训机构面试时,老板让我当场模拟教5岁小孩。那些和声学曲式分析根本用不上,关键是要会设计”奥特曼打怪兽”式的趣味教学。后来自己开工作室才发现,家长最在意的根本不是柏林音乐学院文凭,而是孩子上完课能完整弹出《小星星》。根据中国音乐家协会数据,90%的机构更看重教师实际授课能力而非学历背景。

    跨界=保命符

    学姐在短视频平台教乐理知识,把五线谱画成地铁线路图突然爆火,现在月收入比在乐团高3倍。音乐生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非本专业不干”,但现实是:

  • 会编曲的可以接游戏音效外包
  • 声乐好的能做有声书配音
  • 乐器专业的直播带货乐器养护品
  • 有个取巧的办法:在招聘软件搜”音乐+”,会发现音乐策划、音乐治疗师这些新兴岗位,薪资往往比传统路径高20%-30%。

    证书要这样考才值钱

    花3000块考了奥尔夫音乐指导师证,结果发现培训机构更认”英皇考级考官证”。血的教训是:别盲目跟风考证,先蹲守目标公司的招聘要求。比如想做音乐治疗师,美国MT-BC证书就比国内某些野鸡证书管用得多。有个取巧的方法——直接去理想公司的HR微博底下问”请问贵司最看重什么资质”。

    (参考链接:中国音乐家协会官网{rel=”nofollow”})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