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传媒学院录音艺术与科技专业真实体验
去年陪表弟选专业时,我们实地考察了河北传媒学院的录音艺术与科技专业。这个专业最让我意外的是他们的录音棚设备——用的是和央视同款的Yamaha Nuage数字音频工作站,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能上手操作。系主任老张说他们专业最大的特色是”技术+艺术”双线培养,每周三下午的”声音诊所”课程特别有意思,学生要带着自己录制的作品现场”问诊”,老师会直接拿专业频谱分析仪帮你找问题。
课程设置上分三个方向特别实用:
就业方面,他们专业有个”校友帮带”的传统。15级有个学长现在在《乐队的夏天》做现场混音,每年都会回来招实习生。去年秋招季,中影基地直接来要了8个毕业生去做电影拟音师。
这个专业到底适不适合你?
先说硬件条件,他们6号教学楼整个顶层都是专业实验室,光不同声学特性的录音棚就有3个。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声音博物馆”,收藏了从老式钢丝录音机到最新3D全景声设备,上课就像在逛科技馆。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专业对物理和数学要求不低,大一的《声学基础》挂科率常年保持在20%左右。
实践机会多得离谱:
学费方面比普通艺术类贵些,每年16800元,但包含所有专业设备使用费。宿舍是六人间,不过录音系的学生可以申请通宵使用实验室的权限——毕竟做混音的人都知道,深夜才是灵感爆发的时候。
师资里有几个狠角色,比如教《影视声音设计》的李老师,参与过《长安十二时辰》的声音制作。他们专业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200小时的真实项目录音,我表弟现在就在给石家庄地铁录制报站语音。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