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哆咪啦学院 音乐理论知识库 揭秘上海戏剧学院2008级音乐剧班的明星成长之路

揭秘上海戏剧学院2008级音乐剧班的明星成长之路

音乐理论知识库 2025年07月20日
5,227 浏览
揭秘上海戏剧学院2008级音乐剧班的明星成长之路

上戏08级音乐剧班的声乐训练秘籍

记得第一次听上戏08级音乐剧班毕业演出时,最震撼的是他们统一的高质量声线——不管唱《猫》还是《歌剧魅影》,每个人都能在真声和假声间无缝切换。后来才知道,他们有个”变态”的晨功训练法:每天6点雷打不动练1小时气泡音,先用”嘟”声滑音阶,再过渡到元音发声。我跟着试了三个月,原来容易破音的高音区居然稳了很多。

这个班出了郑云龙、阿云嘎这些音乐剧顶流不是没道理的。他们的声乐老师有套独特的”三层呼吸法”:

  • 腹腔支撑层:想象肋骨像手风琴向两侧打开
  • 胸腔共鸣层:发声时锁骨要保持”懒洋洋”的下沉状态
  • 头腔投射层:用”打哈欠”的感觉打开软腭
  • 有次去他们琴房蹭课,看到墙上贴着《西区故事》的乐谱,密密麻麻全是铅笔标记。班长告诉我个诀窍:遇到十六分音符连唱时,要在前一个长音就偷换气,像游泳时侧头呼吸那样自然。后来我在排《rent》时试了这招,果然唱完大段歌词也不觉得憋气。

    从课堂到舞台的表演进化论

    他们班排毕业大戏《悲惨世界》时,导演要求所有人先做三个月的人物素描训练。演芳汀的女生真的去纺织厂上了半个月班,回来改掉了下意识撩头发的舞台腔。有次彩排冉阿让的独白,郑云龙突然蹲下来系鞋带——原来他观察到监狱里的犯人会通过小动作缓解焦虑,这个细节后来被保留到正式演出里。

    音乐剧表演最难的是唱跳同步时的气息控制。阿云嘎教过我他们班的”数字记忆法”:

  • 先把舞蹈动作拆解成8拍一组
  • 在每组第4拍和第7拍预设换气点
  • 像编程一样给身体输入”if动作A then换气”的条件反射
  • 去年复排《摇滚莫扎特》时,我按这个方法重新设计了康斯坦斯的动线,终于不用在转圈后喘得像跑完马拉松了。他们班流传的”三分演七分听”原则也特别实用——合唱时要把70%注意力放在同伴的声部上,这样和声才会像交织的丝绸般顺滑。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