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音艺术专业到底学什么?学长学姐的真心话
去年帮表弟选专业时,发现很多人对录音艺术专业有误解,以为就是”会按录音键就行”。我专门采访了中传录音系毕业的学姐和北电在读的学长,他们吐槽说最怕被亲戚问”能不能帮我修修手机录音”。
这个专业要学的硬核内容可多了:
学姐说她大二在录音棚实习时,有次歌手突然要求”把我的声音调出清晨露珠的感觉”,当时整个人都懵了。后来才知道要结合混响时间和EQ调节,这都得靠专业积累。
那些让人头秃的实践课
设备操作不是按个按钮那么简单
学长的血泪史:第一次用10万块的Neumann话筒时,因为没检查幻象电源,直接把设备烧了。这行当的设备操作手册比新华字典还厚,光调音台就有:
每种的操作逻辑完全不同,更别说还要配合不同品牌的DAW(数字音频工作站)使用。学长说他现在听到Pro Tools的崩溃提示音还会条件反射性胃痛。
现场录音堪比特种兵训练
跟过剧组的人都知道,外景录音师要:
学姐说她参与某古装剧拍摄时,为了录到最干净的脚步声,硬是在40℃高温下裹着棉被趴在地上收音。这行真的需要体力,不是戴着耳机摆pose那么简单。
混音是门玄学艺术
有个经典笑话:客户说要”通透感”,可能意味着:
学长说他电脑里存着20多个版本的《通透感预设》,至今没搞清客户到底想要什么。最崩溃的是做完5.1环绕声混音后,甲方突然说”还是用手机外放听歌的人多,改成立体声吧”。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