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弦手法图解:拯救你的弹琴卡壳时刻
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练了很久的曲子,一到和弦转换就手忙脚乱,不是按错音就是节奏乱套。上周教学生时,有个姑娘都快急哭了:”老师,我左手就像有自己的想法!”其实啊,90%的和弦问题都出在手法上。
先说说最常见的三大痛点:
去年带过一个成人学生,光是C和弦就练了两个月。后来发现不是他笨,而是没人教他正确的手指发力方式。调整手法后,现在他都能弹《成都》了。
一图看懂所有基础和弦手法
C和弦:最容易犯错的新手坎
很多人以为C和弦就是随便按个”三点式”,结果小指永远够不着。正确的打开方式是:
有个小技巧:把拇指抵在琴颈背面中线,像握鸡蛋一样留出空隙。去年在吉他中国论坛{rel=”nofollow”}看到个视频,专业乐手演示时特别强调这点。
F大横按:80%自学者的噩梦
总有人说”按F和弦手要断”,其实问题出在:
我教过一个狠招:先练简化版F(只按4根弦),等手指有记忆了再加横按。有个学生用这方法,两周就攻克了《情非得已》的前奏。
G和弦:被低估的指法陷阱
别看G和弦简单,弹唱时最容易拖拍。关键在:
对着镜子练:观察手腕是否僵硬,我发现自己2019年录的视频里,这个问题特别明显。后来调整后,切换速度直接快了一倍。
进阶玩家的和弦秘籍
当你能流畅切换基础和弦后,试试这些专业乐手都在用的技巧:
有个玩指弹的朋友告诉我,他专门录过慢动作视频分析押尾光太郎的和弦手法,发现大师换和弦时手指几乎不离弦。现在他教学生都要求用0.5倍速拍练习视频。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大多数流行歌其实只用4-5个基础和弦组合。把手法练扎实了,你离弹唱《晴天》可能只差一层窗户纸。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