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你的小七和弦总按不响?
上周帮一个学生调琴时发现,他弹《成都》副歌时总卡在Fm7和弦上。其实90%的初学者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小七和弦要么按不响,要么声音发闷。这通常是因为没掌握”三指避让原则”:无名指要像拱桥一样立起来,给相邻的食指留出振动空间。我教琴12年,见过太多人把Cm7按成”闷葫芦”,其实就是中指压到了相邻的弦。
小七和弦的构成其实很有意思:
这四个音叠在一起,就形成了那种忧郁又性感的味道。但吉他指板上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小七度音,很多人会不小心把它按成大三度。去年有个学员死活弹不好Dm7,后来发现他总把C音(小七度)弹成C#音(大七度),整个和弦味道就变了。
三套万能指型拯救手残党
第一把位”懒人按法”
以Am7为例:
这个指型的关键在于食指只要按住1-2弦就行,3-6弦交给其他手指。有个小技巧:把拇指抵在琴颈背面中线位置,像握鸡蛋一样留出掌心空间。我学生试了这个方法后,Am7的清晰度立刻提升。
移动式”变形金刚指型”
Em7的按法特别适合用来练手型记忆:
这个指型妙在可以整体移动——往琴头方向移两品就变成Dm7,往琴桥方向移两品变成Gm7。去年乐队排练时,主唱临时要升调,我就是靠这个指型现场改的和弦。
高阶玩家必备的”省略按法”
当遇到Bbm7这种大横按和弦时,可以偷懒:
6弦和5弦不用弹,这样按起来轻松很多。爵士吉他手Pat Metheny(nofollow)就经常用这种省略按法,既保持和弦色彩又减少手指负担。
刚开始 每天用变调夹固定在3品练习(弦距更小),重点听每根弦的发音。有个很管用的检测方法:依次拨响每根弦时,左手手指要保持按压力道,不能有”咯吱”的摩擦声。我工作室墙上就贴着张和弦诊断表,学生常犯的12种错误按法都画了示意图。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