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你弹的和弦总是不对味?
上周在琴行遇到个有趣的事:一个学员弹《成都》时,明明按的是C和弦,听起来却特别”丧”。我凑近一看,好家伙,他把大三和弦弹成小三和弦了!这就像做菜把糖当盐放,味道能对才怪。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就像音乐里的阳光和阴天,用错了整个情绪就垮掉。
大三和弦的构成特别简单:
你随手抓个快乐的口水歌,《小苹果》也好,《学猫叫》也罢,副歌部分基本都是大三和弦在撑场子。去年给婚庆乐队编曲时,新郎非要改几个小三和弦进去,结果喜庆曲子硬是弹出了离婚感…
小三和弦就阴郁多了:
布鲁斯音乐里有个经典套路:I-IV-V级和弦全用小三和弦,那种苦大仇深的感觉马上就出来了。有次我故意把《生日快乐歌》全换成小三和弦,寿星差点把蛋糕扣我脸上。
耳朵比理论更重要
别死记硬背那些音程公式,教你个野路子:用《两只老虎》找感觉。前两句”两只老虎”就是标准的大三和弦味道,后两句”跑得快”突然忧郁起来对吧?那就是小三和弦的感觉。我教学生时总让他们先吼几遍这歌,比讲一百遍理论都好使。
弹吉他时有个肉眼可见的区别:
但千万别养成看手型的坏习惯!有次演出遇到个奇葩状况,舞台灯光太暗看不清品记,依赖视觉定位的吉他手直接弹串了和弦。后来我养成个习惯,新曲子一定闭着眼弹三遍,确保肌肉记忆比眼睛更靠谱。
钢琴上更容易分辨:
不过也有例外,像B-D#-F#这种全是黑键的大三和弦。 下载个和弦识别APP{rel=”nofollow”},对着琴键拍照就能分析和弦类型,我手机里常年备着这个,写歌卡壳时就拿出来扫两下。
最坑爹的是有些和弦看着像大三实际是小三。比如G和弦,你要是把三弦二品的B音换成降B,立马从阳光少年变忧郁文青。有回录音棚里吉他手就这样翻车了,制作人听着监听突然大喊:”谁把我励志歌改成失恋曲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