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专业排名到底靠不靠谱?
去年帮表弟选学校时,发现各大榜单的作曲专业排名简直像在玩拼图。某榜单把中央音乐学院排第一,另一个榜单却让上海音乐学院登顶,更离谱的是有些学校在A榜单前五,到了B榜单直接跌出前十。这让我想起自己考研那年,盯着这些排名纠结了整整三个月,最后发现根本没法靠排名做决定。
排名差异大的核心原因其实很简单:每个榜单的评分标准都不一样。比如:
有个业内朋友跟我说过实话:”音乐学院的专业实力,圈内人心里都有本账,但转化成数字排名就像把红烧肉翻译成英文——味道全变了。”他举了个例子:某年排名把爵士作曲和古典作曲混在一起评,结果擅长古典的学校因为爵士方向弱直接被扣分,这跟让篮球运动员去比跳水有什么区别?
比排名更靠谱的选校方法
如果你现在正对着各种排名头晕,试试这几个我帮表弟验证过的土办法:
直接看毕业生作品
去年陪表弟去上音开放日,听到作曲系学生写的交响乐居然在国家大剧院演过,这种实打实的产出比什么排名都有说服力。后来我们发现:
查师资的江湖地位
有次和央音的教授吃饭,他说:”我们这行认师傅不认学校”。后来帮表弟整理资料时发现:
设备投入才是隐藏彩蛋
很多人不知道,作曲专业对硬件要求极高。去年参观某985名校时,发现他们用的还是十年前的音源库,而某二线城市的音乐学院反而配了价值百万的杜比全景声实验室。 直接打电话问招生办这几个问题:
(这里可以插入中国音乐学院设备清单的nofollow链接参考)
记得表弟最后没选排名最高的学校,而是挑了有业界大牛工作室合作的普通院校。上个月他写的游戏配乐刚被腾讯买走版权,这可比什么榜单排名实在多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