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考试,90%的人都踩过这些坑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考试,90%的人都踩过这些坑

专业库 2025年07月19日
7,381 浏览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考试,90%的人都踩过这些坑

为什么90%的人都在作曲考试上栽跟头?

去年陪朋友备考作曲系,亲眼见证他把《月光奏鸣曲》的和声改得面目全非,结果被考官当场指出五个基础错误。其实很多考生都卡在几个常见误区:

  • 把”灵感”当免死金牌:考场即兴创作时,总有人觉得”这段旋律超有感觉”就能拿高分。但中央音乐学院考官明确说过,他们更看重你能否用专业术语解释为什么在这里用减七和弦而不是属七和弦
  • 死磕复杂技巧:就像我那个非要用十二音序列写考场作品的朋友,结果连最基本的对位都出错。考官私下透露,能把简单的二部创意曲写规范的学生反而更吃香。
  • 忽略听觉分析:这个环节淘汰率超高。有考生听辨和弦时,把增六和弦听成属七和弦——这种错误在考官眼里就像把红烧肉说成糖醋排骨一样离谱。
  • 备考时最好每天做15-20分钟的视唱练耳,用musictheory.net{rel=”nofollow”}这类工具做听辨练习特别管用。去年带的学生坚持三个月后,听觉分析题正确率从40%提到了85%。

    那些考官不会明说的评分细节

    参加过三次艺考评审的张老师跟我聊过,考官判卷时其实有套”潜规则”:

    关于作品写作

    千万别在再现部突然转调——这是应届生最爱犯的致命伤。有次阅卷看到某考生把C大调作品突然转到降G大调,五个考官里有三个直接打了不及格。稳妥的做法是:

  • 先确保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结构清晰
  • 发展动机时采用模进、倒影这些基础手法
  • 转调控制在关系大小调或属调范围内
  • 关于技术理论

    去年有考生在分析贝多芬奏鸣曲时,把阻碍终止说成是变格终止,这种专业术语混淆直接导致该大题零分。 重点掌握:

  • 和声进行:T-S-D-T这种基础进行要烂熟于心
  • 曲式结构:能一眼分辨奏鸣曲式与回旋曲式
  • 复调技术:至少会写二声部对位
  • 有个取巧的方法:多分析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他的作品技术规范又充满巧思,特别适合当范本。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的《作曲技术理论综合分析》里就有详细案例。

    关于面试环节

    千万别说什么”我的梦想是成为下一个久石让”。考官更想听的是:”我研究过肖邦夜曲的转调手法,发现他在Op.9 No.2中…”记得带自己创作的手稿原件,哪怕只是草稿——这比带精修打印稿更能体现创作过程。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