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和弦到底有多少种?
这个问题就像问”披萨有多少种口味”一样让人纠结。上周在琴行就遇到个有趣场景:一个弹了三年吉他的小哥信誓旦旦说”九和弦就属七和弦加个九音呗”,结果旁边爵士钢琴老师直接笑出声。其实九和弦的种类,比你衣柜里的T恤款式还丰富。
先搞清楚基本概念。所谓九和弦,就是在七和弦基础上叠加九度音(也就是根音往上数第二个八度的二度音)。但就像做菜加调料,不同的组合方式能调出完全不同的风味:
去年帮乐队改编《Fly Me to the Moon》时就深有体会。原版用属九和弦营造的爵士感,换成小九和弦瞬间就变成忧郁版本,而用增九和弦则有种悬疑电影配乐的诡异效果。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隐藏款”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九和弦还有更骚的操作。就像奶茶可以选三分糖去冰,和弦也能玩定制:
变化九和弦是最容易被低估的宝藏。把九音降半音(b9)或者升半音(#9),马上就能得到完全不同的色彩。比如C7b9(C-E-G-Bb-Db)有种紧绷的戏剧感,而C7#9(C-E-G-Bb-D#)就是摇滚乐里最爱的”亨德里克斯和弦”。
省略音版本也值得注意。有时候为了演奏方便或者特定音色,可以省略五音甚至三音。我常和学生说:”就像做减法比做加法难,能精准省略和弦音才是真功夫。”爵士钢琴家Bill Evans(nofollow)就特别擅长这种手法。
还有个冷知识:理论上还存在大七升九和弦(Maj7#9),虽然用得少但效果惊艳。上次在录音棚试过用在副歌转调处,制作人当场记下了这个和弦代号。
为什么数不清具体数字?
有次教学时学生较真问:”老师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有没有准确数字?”这问题就像问”中餐有多少种做法”——取决于你的分类标准:
爵士乐手Mark Levine(nofollow)的《爵士理论》书里提过,专业乐手脑子里通常储存着15-20种常用九和弦变化。但有意思的是,我认识的布鲁斯吉他手可能只用其中3种,而搞前卫金属的则能玩出30+变体。
最近在扒Stevie Ray Vaughan的谱子就发现,他光是《Lenny》这首歌里就用了7种不同的九和弦处理方式。所以与其纠结具体数字,不如多练几种经典组合: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