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和弦转位到底该怎么叫?
上周在钢琴课上遇到件有趣的事。老师突然问:”谁知道九和弦的第一转位叫什么?”教室里瞬间安静,直到后排一个学爵士乐的同学举手说:”老师,是不是叫’带根音的七和弦‘?”老师当场笑出声:”这个答案…很爵士!”
其实九和弦转位的命名没那么玄乎。以最常见的属九和弦(G7/9)为例,把根音G挪到最上面,就变成了第一转位。这时候和弦从下到上是3-5-7-9-1(根音),专业术语叫”九和弦第一转位”,但乐手们私下都爱用更形象的叫法:
三种转位的实战区别
第一转位:最常用的”障眼法”
去年帮乐队改编《月亮代表我的心》时就用了这招。原版副歌的C大调和弦太直白,我们把C△9改成第一转位(E-G-B-D-C),瞬间有了R&B的慵懒感。重点在于:
第二转位:钢琴手的秘密武器
记得第一次听Keith Jarrett的科隆音乐会录音,他总在第二转位(5-7-9-1-3)上做文章。这种排列特别适合:
第三转位:弦乐四重奏的最爱
上个月看柏林爱乐弦乐组的排练,大提琴手专门演示了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里的九和弦第三转位(7-9-1-3-5)。这种排列的妙处在于:
有个容易混淆的点:很多人以为转位后九度音会变。其实不管怎么转,D音永远是C△9的九度音,就像身份证号一样跟着和弦走。有次录音棚里吉他手和键盘手为这个吵起来,最后翻出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和声教材才解决[^1]。
^1]: 参考伯克利音乐学院《当代和声学》第147页, 搭配[和弦功能分析工具(nofollow)一起练习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