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程表到底该怎么记?我的3个月实战经验
刚开始学音乐理论那会儿,最让我头疼的就是音程表。每次看到那些”大三度“、”纯五度“的专业名词就头大,更别说还要记住每个音程对应的半音数了。直到去年备考音乐教师资格证,我才终于找到了一套靠谱的记忆方法。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音程表拆分成三个部分来记:
纯音程:包括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和纯八度。这些音程的特点是听起来特别和谐稳定,就像白开水一样纯净。比如C到G就是纯五度,包含7个半音。
大小音程:主要是二度、三度、六度和七度。这里有个小窍门
大音程比小音程多半音。比如大三度是4个半音,小三度就是3个半音。
增减音程:这个最容易混淆。记住增减音程都是在纯音程或大小音程基础上变化半音数得来的。比如增四度就是把纯四度(5个半音)加多半音,变成6个半音。
参考:音乐理论权威网站musictheory.net关于音程的解释{rel=”nofollow”}
音程表的实际应用技巧
光记住理论可不够,关键是要能听出来。我每天都会做这样的练习:
早上起床先听几个标准音程,比如先听纯五度(C-G),再听小三度(C-Eb)
用手机APP随机播放音程,猜是什么类型
弹琴时故意弹错几个音程,训练耳朵的敏感度
有个特别管用的土方法:给每个音程找个代表歌曲。比如:
小三度:《欢乐颂》开头”欢乐女神”就是小三度
纯四度:《婚礼进行曲》”当当当当”就是纯四度
大六度:《My Bonnie Lies Over the Ocean》开头就是大六度
这样记特别快,而且不容易忘。我教的学生用这个方法,基本上两周就能听出大部分常见音程了。
说到教学,我发现很多学生容易犯这几个错误:
把增四度和减五度搞混(其实它们都是6个半音,叫”三全音”)
分不清大六度和小六度(大六度9个半音,小六度8个半音)
纯音程记不全(经常漏掉纯一度和纯八度)
刚开始练习时,先把钢琴键盘画在纸上,标出每个音程的具体位置。这样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能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我自己的经验是,坚持每天练习20分钟,一个月后就能明显感觉到进步。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